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议(1 / 49)

齐玄素在扩大金阙议事的基础上对金阙议事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事实上将金阙议事分为三级,即金阙大议、金阙中枢议事、最高议事。

从理论上来说,金阙大议权力最大,不过一百零八名成员不可能一直在玉京举行议事,必然是几年召开一次,所以金阙大议要选举出金阙中枢议事,由金阙中枢议事在金阙大议闭会期间代表金阙大议行使最高权力,执行金阙大议的决议,领导道门,代表道门。

所以金阙中枢议事是道门最高权力机构,由金阙中枢议事负责召集金阙大议。

不过哪怕是金阙中枢议事,其成员仍旧不乏封疆大吏,天南海北,不可能常驻玉京,更不可能经常召开议事,所以金阙中枢议事又要选举出最高议事,执行金阙大议的方针,执行金阙中枢议事的决议,在金阙中枢议事闭会期间行使金阙中枢议事的职权。

所以最高议事是道门最高领导机构,紫霄宫为执行机构。由最高议事负责召集金阙中枢议事。

同样由金阙中枢议事选举产生的大掌教是道门的最高领导职务,负责召集最高议事,并且主持紫霄宫的工作。

这个改制进一步明确了大掌教和各级议事的权力来源和职权范围。

一概之,层层选举。

道府、道堂、道宫的大议选出金阙大议,所以金阙大议代表了道门。

金阙大议选出金阙中枢议事,所以金阙中枢议事代表了金阙大议。

最终金阙中枢议事选出了大掌教和最高议事,所以大掌教代表金阙中枢议事。如此一推,大掌教是道门选出来的,代表整个道门。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最高议事,除了大掌教之外,就是副掌教大真人加上紫霄宫掌宫大真人和大掌教候选人。

齐玄素现在组建的最高议事已经初具雏形,只是齐玄素还很年轻,没必要确定继承人——如今符合大掌教继承人标准之人都是比齐玄素还年长的七代弟子,听说过立皇太子、皇太孙,也听说过立皇太弟,没听说过立皇太叔的。以齐玄素的年纪,总不能指定个十几岁的少年吧,那就只有小殷符合条件了。

所以齐玄素的最高议事中暂时没有大掌教候选人。

总体而,齐玄素的改制从根本上改变了道门的权力结构。

按照玄圣的本意,大掌教、金阙议事、副掌教大真人是三足鼎立之势,有点三权分立的意思。

可按照齐玄素的想法,金阙与大掌教不再是各自独立,而是一体的,金阙代表道门,大掌教代表金阙。

说白了,齐玄素认为玄圣当初确定的体制多有不足之处,只是个临时体制,玄圣晚年错失了完善改革的机会。有些事情,第一代人不做,后面的人就很难做了,所以一直延续至今。

齐玄素为什么能改?倒不是他的威望有多高,而是道门内战彻底打破了原有格局,掌权人三去其二,有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稍纵即逝。

齐玄素抓住了这个机会,决意改革,弥补玄圣的遗憾。

张月鹿一直想要的改变道门,齐玄素给她了。

这个特殊礼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在这个核心改革之外,三教议事也好,同道府也罢,反倒是细枝末节了,本质上还是团结儒门和地方本土势力,降低统治成本。

在议事的时候,慈航真人认为设立同道府一事,必须派出一名大员亲赴地方巡视督导才行。

齐玄素赞同慈航真人的提议。

关键就是人选了,既要有能力,又要有威望,其实选择的范围不大。

齐玄素作为大掌教,肯定不能亲自前往。慈航真人现在一人身兼两职,更是负责前线的后勤,同样不能轻动。最后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号称“内相”的姚懿,一个是号称“外相”的张拘成。

不过姚懿刚刚回来,手头上还有许多积压事务,所以齐玄素最终决定,让张拘成担任这个督导专员,巡视各道府,督促指导各地官府衙门改制,成立同道府。

张拘成自然责无旁贷。

对于张拘成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差事。

一则是把差事干好了,自然有功劳,而且这个功劳还不小。

二则是由他督导同道府一干事宜,再加上他是紫微堂掌堂真人,那么由谁来做同道府掌府,张拘成的意见就很重要了。张拘成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安插自己的人--≈gt;≈gt;手,这也是齐玄素对张家的安抚。正所谓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齐玄素一边推动张月鹿出任天师,一边又要给张家好处,毕竟天师还在前线拼杀,不能寒了张家的人心。

三则是张拘成的一点私心,正所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他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