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1 / 2)
余善那厮儿人都被卖了,难道还能说个“不”字?
至于那些闽越贵族……
考虑到巫医不分家,许钱也是立刻分类道:“祭司里擅医术,占星术,冶炼术与建筑学的留下,余者都可以清理掉。”
“陛下既然用余善警告居股乖乖听话,那就不能留下闽越的武装力量。”
“那些贵族家学渊源,养出的私兵也都肥头大耳的,正好让会稽郡的东瓯人出一口恶气,同时也免了咱们去背黑锅。”
程不识记下许钱的话后终于问出他所关注的最大问题:“陛下要迁多少人来闽越?”
“不出意外的话有十五万,并且那些当过兵的闽越人和东瓯人也会迁去广阳郡或桂阳郡,由此换下服役多年的边境老兵。”许钱知道,边境,尤其是北部边境的士兵之所以敢死,除了刘瑞给钱爽快,便是关中许诺将其父母妻儿接到中原一带或南部享福,不必再受戎狄入侵之苦。
刘瑞拿下闽越,将其改为闽中郡后,会稽郡便从边境降级为安全地带,正好用于安置那些北部士兵的家属。
程不识在许钱提到桂阳郡时就已意识到什么,犹豫后还是大着胆子问道:“陛下要对南越动兵?”
那只活了九十几的老乌龟确实是太跳了点,甚至有在南部当周天子的架子。
前几任皇帝之所以不搞他一是因为匈奴很烦,二是因为藩王搞事。因此在文景搞死跳脱的藩王,刘瑞决定加速攒钱后,南越这个拥有三熟乃至四熟之稻的地方就成刘瑞要为农家打下的研究基地。
至于赵佗……
啧!
他都九十几了。
抛开国家立场不谈,刘瑞还是挺想见见这位传奇,询问他是怎么保养到一百来岁。
“对了。受害的东瓯人要榨就榨闽越贵族的油水,不要动闽越的……黔首。”经历过地区洗牌的许钱非常清楚闽越地区里谁有统战价值,谁没统战价值。
古人比现代人“好”的一点是他们真的当过奴隶,当过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所以不会与主子共情,更不会对“卖掉”他们的君主手下留情。
作为史上被反复强调治军很严的将领,程不识恍若嘉靖附体般让“狠人去管狠人”,让“仇人去管仇人”。
按照刘瑞的分化思路,闽越的黔首与奴隶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天人感应还是神授君权,都不能让封建王朝逃离被民主捶烂得结局。而在没有民主的年代里,农民起义与军阀割据也能把皇帝与贵族的体面撕得粉碎。
谎言哪怕修修补补了一百遍也无法改变纸薄般的脆弱本质。
而在比封建社会更为野蛮的奴隶社会里,指望一个权力少到对国家没有忠诚可言的奴隶去守护国家是极不现实了。
许钱在有对付东瓯的先进经验后轻易收买了闽越底层的人心,让其变得麻木不仁的眼睛里初次有了生活的判断。
搞定这个最重要的基本盘后,下一步就是把能做主的上层一一送走,让其在刘瑞的大本营里互撕出可以扶为人肉喇叭的傀儡。
搞定这些后,面对最顽固,最不可能被收买的中间派,那就只能以物理的方式送其离开。
恰好刘瑞需要收买闽越地里的东瓯人,同时让会稽郡南部的东瓯人真心实意地臣服自己,所以这些闽越的私兵,中小型贵族就成了待宰的施恩羔羊,准备迎接东瓯人与闽越奴隶的刀子。
“陛下有令,抄家所得的钱财尔等可取其中一成,并且举报隐田隐户的也有相应报酬。”得以于赵佗的精耕细作,百越虽未重新改回封建主义,但也学了土地兼并的高超技巧,和大汉的豪门贵胄般偷税偷出新花样。
而在没有大数据普查的年代,想要搞清他们到底藏了多少就只能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一个个地挖下去总能查的一清二楚。
至于这些小小的奖励……
呵!
知道cia和国税局为何那么努力吗?
没钱的事儿还想让人好好去办。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已经在战场上为死去的同族报了血仇,然后又在看押犯人时偷偷释放自身怨气的东瓯前锋们不免睁大圆圆的眼睛,表示他们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真,真的可以保留一部分抄家所得吗?”跟着汉人混了许久,不仅有许钱这样的汉人开始学习东瓯话并成功地带上东瓯口音,同时也有学习汉话的东瓯人在方言里加了不少外来词汇,从而形成当地特色的东瓯式汉话……其实就是当代方言的雏形。
程不识早就放弃听懂当地的特色官话。
没办法,即便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度量衡后,受限于交流不便,各地的方言之多已经不是出一郡就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的程度,而是两个相隔较远的同郡村子也是需要中介人才能磕磕绊绊地聊下去。
中原都是这个德行,更别提与中原文化本就有壁的南部地带。
在找人把对方的话翻译一遍后,程不识对难掩兴奋的东瓯士兵点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