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汉贵女 第13节(2 / 4)

加入书签

也是够了(成吉思汗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即使出现在了同一首词里,也被大家似有似无地打入了下一个档次)。

陈嫣生活的时代,民众其实是‘叛逆’的。在度过了老一代人乖乖接受,几乎不会提反对意见的时期,他们似乎相当乐于推翻已有的固有认知。大概是从零几年开始吧,历史领域热衷于寻找‘明君’的黑历史,以及‘昏君’伟光正的一面。

汉武唐宗宋祖,大约都算是这场浪潮中的‘受害者’,至于后者的受益者,大约就是杨广、崇祯这些皇帝了——政哥不好议论,这位大佬永远在圣君与暴君之间疯狂左右横跳,既不能否认他的功业,但似乎又有哪里不太对的样子…还真是一个传奇的男人啊!

汉武帝刘彻传统意义上认为是一位千古一帝,他的功绩不需要赘述。驱逐匈奴、开通丝绸之路、盐铁专卖、内外朝制度、独尊儒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从长远来看,这些改革不好评判好坏,老实说有一些确实在今后成为了封建王朝的致命伤。

但在当时,这些政策无疑加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但当人们开始反对主流历史成果的时候,各种理论就出现了——大家很喜欢将汉武帝和康熙帝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位都是热衷于军事,而且在这方面确实成果斐然的帝王。他们在位时间都很长,也基本上统治稳定,在后世捞了一个‘盛世’评价。

同时他们的武力也确实给国家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负担!汉武帝一朝税负是直线飙升的!从人口方面来看,更是丧心病狂地猛跌一半,史称‘户口减半’。虽然说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因为成了‘隐户’,在人口统计中看不出来,才这样夸张的……

不过,这其实还是汉武帝的问题!打仗、百姓生活困苦,这些都会死人。至于说好好的在籍百姓变成隐户,那正是因为赋税沉重,小民无法负担,只能将土地卖给地主豪强,自己则成为没有户籍的隐户——奴隶也是有户籍的,不过没有户籍就能不交相关赋税了,所以古代地主都很喜欢‘隐田’‘隐户’。

到了汉武帝统治末期,甚至出现了危机,只能天子下‘罪己诏’!这可不是后来的封建王朝,罪己诏玩的多了,都不稀罕了!公元前套路少,几百年后曹操割发代首都能被人认可,而且认可度很高!可见此时的人淳朴!更何况几百年前皇帝下罪己诏这种事。

于是民众就相信刘家皇帝是真的改好了,还是不要造反了吧…

康熙帝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两人也就有了另一个相似点,都有一个相当不错的继承人。或者说,这才是他们最幸运的一点!

如果不是继承者稳住了局面,勤于政事、朴素淡雅,之前埋的雷,一个个都要爆!就像末代皇帝崇祯一样,大明亡了是崇祯一朝的罪吗?当然不是!当雪崩来临,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因为有这样一个继承人,所以他们才是千古一帝,不然历史书可能就要留一个‘穷兵黩武’,以至于覆灭的名声了!

这种解读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人家也没有瞎说,都是有理有据来着,还不能让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吗?

不过历史本身就不能假设!现实就是汉武帝功绩卓然——即使是后来否定他地位的人也得承认这一点。

大汉王朝没有崩溃!(或许这个皇帝借了一些祖宗遗泽,沾了一些后继者的光,有些地方也不如史书上吹的那么漂亮。但现实就是他确实完成了不世出的功业,塑造了一个民族最初的脊梁)。

“太子回宫!”宫道两旁是两列作为谒者的宦官,仿佛接力一样,一句话从宫门口传到宫内。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所以气息绵长,在宽阔的宫城之中声音传的更远,隐隐回音,有大家气象!

宫内很忙,但忙不到陈嫣这里。

汉武帝确实厉害(即使是他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也不能否定他的厉害),可这和陈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未来注定要青史留名的表兄其实根本影响不到陈嫣的生活,在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后,她已经能很平常地看待这件事了。

宣室殿内天子坐主座,旁边是王皇后。说实话,王皇后已经四五十岁的人了,即使保养得宜,也不可能入天子的眼了。

刘家天子喜爱美人,而且大多博爱。而刘启这些年身体不好,后宫去的少,皇后就见的更少…王皇后之所以被封皇后也不是因为得宠,而是为了给太子刘彻铺平道路。刘彻又不是长子,想要继承大统最好有个更正当的身份。

母亲成为皇后,自己由庶出变成嫡出就再好不过了。

王皇后也很有眼色,全部心神只是放在太子身上而已。

此时的王皇后其实已经很激动了,跽坐在一旁,旁边陪着的是唯一没有出嫁的小女儿隆虑公主。王皇后手上绞着手帕,虽然在和天子说话,却是不住地往殿外张望。明明知道什么都看不到,还是忍不住!

刘启自然明白王皇后的心情,也不会怪他,对待孩子的心情都是一样的。这样想着就看向了一边的陈嫣…陈嫣当然也在一旁。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