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珠玉在侧 第104节(3 / 3)

加入书签

宗亲了,薛绍的生母是城阳公主,是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嫡女,母亲若是心狠一些,很可能薛家也不能幸免于难的。这些事情,本就没有谁对谁错,血统就是原罪。

李宸说道:“先看着吧,还没到那一步呢。”

太平勉强牵了牵嘴角,“也只能是这样了。”

自从父亲驾崩之后,太平看母亲的举动,就不免心惊胆战,总担心母亲下一步便要清洗所有跟李家有关系的宗亲。她有时候也会想,或许母亲会看在薛绍是她的驸马份上,网开一面。可她只要一想到从前的那些流言蜚语,关于她死去的长姐,关于大阿兄,心中就不免打了个寒颤。每每这时,她都会觉得当初李宸非要下降宋璟是对的,宋璟身家清白,又是科举入仕,母亲怎么看就怎么喜欢宋璟那样的人。

如今所有的长公主和公主都在为自己和夫家的命运担忧时,宋璟还能一路平步青云。

太平想到这儿,不免又跟李宸笑着说道:“阿妹当初驸马选得好,没有像我如今这般的许多烦心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宸默了默,笑着问太平:“若是一切可以重来,阿姐早知今日面临进退维谷的困境,当初是否还愿意下降给薛表兄?”

太平一怔,避重就轻地笑道:“你问的什么傻话?”

李宸笑了笑,目光落在太平怀中那团正在呼呼大睡的肉团身上。其实太平不说,她大概也是知道的,阿姐的一腔真情几乎都倾注在薛绍和几个子女的身上了,如果日子可以这样一直平静下去,也没什么不好。

李宸想,父亲的两个女儿,既然有一个已经为他担起了一个大唐公主该尽的指责,那么另一个也该要享受一下平静的生活,否则黄泉之下,父亲心中岂不是太难过了?

李宸在长安的太平公主府住着,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太好。她如今也养了一些来路不怎么正的人,万一他们有个什么事想要找她,难道还到太平公主府不成?她自己是没关系,反正先是英国公李敬业,就来是悟云大师,再来几个疑似情人的流言蜚语对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可瓜田李下,她可不能坏了阿姐和薛绍表兄的感情。

于是想了想,她又叫舒晔和舒芷回去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公主府,打算要搬回去。

就在李宸在长安忙着各种看似无用的杂事时,远在洛阳的宋璟被太后武则天急召进宫,不止是宋璟,朝廷里的机关重臣都被召进宫里去,说扬州刺史集齐了将近十万大军,打着要太后还政当今圣人的旗号,起兵造反。

武则天手中拿着的是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军报和对方用来煽动民心的《讨武曌檄》,由于扬州刺史造反这事情来得太突然,谁都没想到,猝不及防之下,竟没能抵挡对方浩浩荡荡的攻势。

武则天将手中的檄文递给上官婉儿,让她代为传给各位大臣传阅,神色也不见她有多震怒,“各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中书令裴炎捋着花白的胡子静立在一旁,脸上神情十分镇定。反而是武承嗣皱着眉头,怒声斥责扬州刺史造反大逆不道如此云云,骂人的话说了一箩筐,反正就是没说要怎么办,连要派谁去讨伐都没提。

武则天皱了皱眉,制止了武承嗣的长篇大论,看向一直十分淡定的中书令裴炎。

“裴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裴炎出列,十分冷静地说道:“扬州刺史之所以造反,不外乎是误会了太后参政的本意,太后主持朝政,不过是因为先帝驾崩时,大唐里忧外患,担心新皇因丧父之痛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扬州叛乱的起因既然是因为不满太后执政,只要太后还政新皇,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起到退兵之效。”

一旁的宋璟和狄仁杰闻言,对视了一眼,直觉裴炎这回要坏。

果然,武则天一听裴炎的话,脸就黑了。

三天后,中书令裴炎府中搜出其与扬州刺史的通信物件,以谋反之名收押天牢。

☆、 :墨家非攻(四)

宋璟看着手中关于中书令裴炎的谋反资料,面无表情地将那堆东西往旁边一扔。

从大唐开国以来,但凡是重要的案件,都要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手审查,关于裴炎谋反的证据也十分确凿,总是裴炎就算是有三头六臂的能耐,大概也是说不清楚这事情的。更被说这个案件的证据都是周兴收集的,以及,主审也是周兴。

宋璟对周兴这个人并没什么好印象,觉得此人由头到脚都透着阴险狡诈的气息,上不得台面。而且,都在朝廷中做事,谁对太后的事情不知晓,那周兴向来都是替太后处理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人和事的。

中书令裴炎收押天牢,狄仁杰如今是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那个只懂得花言巧语的礼部尚书如今也是同中书门下三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