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希夷道人现在怎么样了?苏醒过来了吗?”
“启禀天尊,他只是练功辛苦还未恢复,接着就张罗了巡查的事。估计是因为心气波动引起的不适。本无大碍,现在已经快醒了。”
“我们的大司空之前说希夷道人做事没有规矩。组织戒严巡查这么大的事,也不请示也不汇报。仅仅得了为善和道宗的认可就匆忙行事,几乎乱了朝纲。甚至还有走漏风声,让奸人逃匿的可能。这是老成谋国的话。”天尊笑眯眯地看着孙辅机,温柔而强大的眼神,令一向沉稳的他也心跳得像个小鹿,好一会才平复下来。
“要我说,辅机说的话是没全错。但因为这,就要抹杀他的功劳,打击他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决心吗?因为他的建议和适时的举措,抓到了那么多疑犯,难道不是功劳?至于朝堂上的规矩,那是你们的事,由得你们做师父的,领政务的去调教。但朕要的就是这样的魄力。这样的人不嘉奖,难道南荒天朝只要满眼都是自己的前程,毫不忧虑国家兴亡,唯唯诺诺之辈吗?”
“你们再看看为善。这几年变了多少,长进了多少!从他俩第一次碰头,朕就发现了不一样。如今,奏对得体,遇到事情甚至敢于挺身而出。就在你们政事堂已经有明确提议下,他还能挺身而出直抒己见。别说希夷道人提议巡查发现奸人,有功于平定谋乱。就是他陪读皇子,振奋天君这一条就要奖,要大奖。”
天尊如此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下来,哪里还容得下在座之人的反驳或者意见。哪怕是袁乘风都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过分优待了庄清云,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只能“委屈”点,多担待些了。
李为善更是开心激动地脸都红了,只是不敢开口打乱父皇的说话,深深对着广孝天尊一个鞠躬行礼。
“加三级。至少要加三级。今天之前朕还在想,要给他加三级,但是只留档,不明发。打算等他多加历练成长之后,再委以重任。毕竟他进士及第,在七品道人的位置上才十年不足,那么快又陡然晋升真人品位,怕是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但是今天为善的表现让我意识到,是我局限了。什么是格局?敢于突破才叫格局。只做会的,只挑熟的,那就是故步自封。依我看,就是现在给他个真人的位置,让他独当一面也无不可。你们说是不是?当然,具体怎么安排不用只听朕的,你们可以提,可以具体议议。”
“好了,朕就说到这。”天尊见自己一篇大论之后,见诸大臣个个沉默,对着众人提示了一句,而眼神看向了无极圣君孙辅机。
“陛下,臣听了陛下这一番剖析人心,振聋发聩的话,何止是醍醐灌顶,简直是让臣无以对无地自容。惭愧万分!作为朝廷重臣,我丝毫不能为君分忧,体谅圣情。请陛下责罚。”
见天尊严肃的目光中并没有责罚的意思,他继续说,“臣以为。希夷道人不仅应该提拔,更应该重用。这才是我们这些主持政务的大臣应有的气度和魄力。臣以为,可以加四级,授他正六品上,天君府司直职位。一则彰显朝廷鼓励官员勇于任事的决心,二则授予他更大的责任,可以陪伴天君,彼此进步相得益彰。”
李为善感谢孙辅机的提案,却总觉得还是缺点什么,不是很舒服。只一时说不出问题来,索性先看其他人如何反应。
“陛下,臣以为。孙司空所情理之间,还可以琢磨一下。正如陛下当初所想,希夷他毕竟初入仕途,如此短的时间里受这样提拔,实在有拔苗助长之患。于他,即便是他自己能守正初心,毕竟容易引得他人猜忌。于朝廷,一旦开了如此简拔的先例。投机取巧,迎奉圣意的投机之徒则会络绎不绝。然,陛下与圣君所之情也确实我新朝所需之新气象。臣以为。可以加他两级,授从六品上品衔。令其或入部司员外郎,或领下州长史,从要职之副开始锻炼。若他有意军旅之职,御灵长史,翊卫旅帅也是一番栽培。”
与孙辅机高高举起,却没有实质锻炼的提拔不同。袁乘风出于对弟子的爱护,宁可少加一等,也要让他脚踏实地在实职上锻炼经历,何况身为副职还能多少避开本来已经风高浪急的风口浪尖。
广孝天尊没有说话,又转头看着李道宗。
“陛下。司空和天元神君似乎各有道理。政务上的事,臣不太懂,只知道希夷道人有急才。据我所知,他还在进士科上通了八阵阵法测试。若他愿意,臣下辖的京兆府,可以授他个司录参军。至于是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衔,还是检校的名义,政事堂说了算。若让他跟着臣做事,品衔高低,臣没有意见。”
听了三个人的意见,李为善想了想,还是倾向舅父孙辅机的方案。一则品级上跃迁最多,二则还把庄清云继续留在自己府里。若说最近自己越来越自信,父皇对自己也格外重视,的确和他对自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想开口求情,发现天玄圣君梁子房一直没有开口,下意识地看向了他。
梁子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