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112节(2 / 4)

加入书签

能为这些士兵多做些什么。

除了提供兼职,除了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军粮军饷和百姓生计……

还该写点儿什么。将这些普普通通士兵的故事写下来,让人知道当兵的艰苦,军人的重要,边关太平的可贵。

封建时代是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这些读书人社会地位高,影响力大,他们的思想是能影响全国上下各阶层的。文人都是一派轻视武将、士兵的态度,风气所使,边军将士名声、地位皆低,哪个良家子弟肯主动去投军?

就连受达虏骚扰极苦的九边军镇,也有为逃兵役而跑到汉中的百性。

他们家桓凌建议军屯改商屯,固然能暂时缓解边关守将强征百姓入伍的矛盾,但边关兵员不足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唯有想法提高人们投军的积极性——

粮草问题自有户部以盐换粮的“开中法”支应,过不久应该就能解决;而且他这试验田做得稳妥,只要防住大灾,十月便能见证奇迹,过两三年甚至可以不靠外省输粮,只凭汉中、关中两处粮仓便支应起一省军粮。

但是人心向背,就得靠文人手中刀笔了。

他虽然是三元及扭转天下人民。唯有从这些学生下手,进而影响他们的家庭、乡里、朋友、同窗、同年……再一县一县、一府一府、一省一省地传扬主动投军、保家卫国的风气。

他动情地问:“诸生今日闻所闻,可有什么感受要说?”

离他最近的学生领袖李清抢上一步,朝他一躬到底,惭愧地说:“不是府尊大人教训,学生竟不知我等在汉中的太平安乐日子都是这些将士浴血厮杀而来,险些欺辱了这些壮士。”

宋大人就欣赏这些知错能改的少年人,也不用他们如何痛哭流涕、誓改前非,便虚扶了他一把,对他和他身后那些愿意低头认错的学生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既然大家都了解了边关将士保家卫国的重要和艰难,那就每人写一千字以上的论,正式开课当天教给老师吧。

要写得深刻饱满,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不许抄袭,不要想着随便写写糊弄人,因为这些论文他都要拿去印成传单,宣传入伍光荣,从根本上解决边军兵源问题呢。

没有两天工夫,汉中书院的入学考试试卷就都判出来了。

汉中书院的老师都是府、县儒学教官, 白日里都在学庙任教, 离着汉中府衙又不远, 趁工作余暇便判好卷子,递到宋大人手里。

一共一百来学生, 搁小学里都凑不满一个年级的人数,也就甭分太多班了。宋时简单粗暴地按着文章成绩将人分了三班,援引《大学》开篇一句“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分别安排了“明德”“亲民”“至善”三个班次。

成绩最差的进“明德”班, 先跟着老师们念书明德为主;“亲民”班取成中等的, 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亲近人民群众, 做懂科技、有素质、有大工业化理念的新民;至善班则以培养像他这样有大局观,勤政爱民, 以推动大郑生产力发展,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奔小康的实务派官员为目标。

总之先把成绩单挂出去, 分班通知和课程表寄到学生家里, 准备开学吧。

宋时取出早已印好的分班通知书和课表, 叫个书办来替他填名字,填好后便用白纸叠的信封一装,寄往各家家长手中。

没错, 他们做老师的对学生负责,哪有考试成绩不通知家长的道理?让家长亲眼看到学生的进步,或者及时知道他在校不用心学习,及时管教,这都是他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他亲自吩咐人将通知书递往各家,由府学林教授担当司业,组织学生上课,顺便收上来开学那天宋大人留的作业——一篇赞扬将士保家卫国功绩的小论。

才一千字,比起春秋两试的要求低多了,对这些以科举入仕为目标的学生来说算不得什么。

他翻了翻学生的文章,倒都是用心写的,有以“亲亲仁民”为切入点,怜惜百姓生活不易被迫参军的;有的以达虏祸乱边关为主,论朝廷为何须要征兵;有的从古今兴衰变化入手,论军事与国家兴亡……

一个个旁征博引,恣意挥洒,论文字数远超过他要求的一千字,不辜负他那天在操场上请青石关士兵当场陈情造出的气氛。

就有些写得平平的,也看得出是出于学生本人的文才不够,而非故意敷衍,很让他这位校长满意。

回头再让教官按着他号召军民鱼水一家、参军光荣、保家卫国的主旨修改一番,即可挑出佳作集结成册,在本府文人之间流传。

可以当作宋三元主办的汉中学院宣传册送出去,借他自己名声,用这些文章潜移默化地引导书生们抛弃鄙薄士兵的风俗。

反正批改作文这事不用他自己动手,他就写了个指导意见,寻府学教授兼汉中书院司业林静斋过来,交待他主持府县两级儒学会议,按着他的意见组织教官修改文章。

如今已正式开学了,学生虽不要上课,老师却是一天天拿着工资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