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节(2 / 3)

加入书签

坡上,那扑面而来的臭气都叫人受不了。

那些养尊处优的大臣们,脸色难看得仿佛随时能吐出来,萧青冥的嗅觉本就异于常人,这气味熏得他直皱眉,不过还是强行忍耐下来。

礼部尚书崔礼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陛下,这是要种什么东西?怎么比一般施肥后的田还要臭?”

萧青冥瞥他一眼,面无表情地道:“因为这就是粪坑。”

大臣们:“……”

负责这片沤肥田的庄户解释道:“陛下说,我们平日用的粪肥肥力不够,必须要沤那什么……”

他一下子卡了壳,尴尬地结舌半天,书盛提醒道:“磷肥。”

“哦对对!磷肥!不过这是什么肥……老奴也没见过。”

周围的庄农们都是一脸好奇的表情,他们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深知肥力的重要性。

优等的肥料,不光能让庄稼长得又高又壮,而且长得还快,收成提高的不止一星半点。

不远处,有老农正推着小车,将一个个麻袋放在田埂边上,另外有人将之倾倒而出,竟是一大堆鱼骨、贝壳、蛋壳,还有一些腐烂的动物内脏,霉变的食物、烂菜叶等等。

有农人将收集来的鱼骨、碎壳用铁锤敲得更碎,再用磨子磨成粉状,最后混合在一起,均匀撒到坑里,最后覆上一层粪肥和草木桔梗,一起发酵。

崔礼扇了扇臭气,皱着眉头问:“这些活让庄户们做就是,陛下何必顶着大太阳,在这里盯着呢?”

萧青冥双手负背,淡淡道:“朕就是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复合型农场。”

片刻功夫,又有农人推着另一架小车过来,几个人从小车的木桶里,捞出一把把蠕动的小虫子,丢进了沤肥田里。

大司农一直好奇地盯着这片据说可以沤出“磷肥”的田,身为司农,农事他再熟悉不过。

他忍着臭气,凑近过去看,那些小虫子飞快钻进粪地里,如鱼得水般钻来钻去,大司农好奇道:“这不就是蚯蚓吗?”

他想了想,觉得自己懂了:“这是要利用蚯蚓的习性来松土吗?”

书盛忍不住道:“大司农大人,陛下的打算,是沤磷肥的同时,饲养蚯蚓,肥沤的更快,蚯蚓也长得多。”

负责沤肥田的农户也搔了搔头,问:“其实蚯蚓这种东西,一下雨就遍地都是,没必要养。”

书盛早已读过了萧青冥的复合农场发展规划,此刻挺起胸膛,像个农学专家般,不疾不徐为这些高官文臣们解惑:

“诸位大人,陛下曾有言,所谓养殖,就要以效率为第一优先,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多的收获。”

“如果只是去田里抓蚯蚓,浪费人力,抓的还不够多,那些田里自然长出的蚯蚓个头还小,开辟几片沤肥田,要不了多久,就能源源不断收获又大又壮实的蚯蚓,只需要一两个人照管即可。”

“这些蚯蚓混在谷物中,用来饲养家禽,家禽长得快,出栏量高,肉质更好,排泄的也多。”

“排泄物又可以和鱼骨蛋壳一类的杂物一起沤成磷肥,送到农田里施肥。”

看着众文臣和农人们齐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书盛颇有些自得。

他曾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可惜时运不济做了太监,素来被文臣看不起,他心里从来不服气。

凭什么有的人一出生就可以高高在上,享受锦衣玉食,去私塾读书,有的人却只能卖儿卖女,就为了一口饭吃。

他跟着皇帝,从斩杀大太监童顺起,平步青云,那些朝中大臣们虽表面上尊重他,实则看重的是他在皇帝心中的位置,而不是他本人。

书盛年幼时读书,只是家人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来考上进士做了官,钱和田地就会自动送上门,再也不愁吃穿,家人也能跟着享受好处。

当时他懵懵懂懂,觉得读书千般好,直到此刻,他看着这些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们被自己“指点”,甚至对自己刮目相看,才隐约明悟。

原来是知识本身,本就令人尊重。

“可是,为何这个养鸭场,要特地设在农田附近?”大司农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也不顾周围臭不臭的,职业病一犯,非要把这些暗藏的农学道理都想个透彻才好。

书盛看了一眼皇帝,微微一笑,道:“因为当庄稼长到一定高度,鸭子够不到了,他们就只会吃杂草,而且吃的还快,等不需要除草了,再把他们赶回笼。”

“农田,养殖各有分工,彼此促进,最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亩产和出栏量,就是所谓复合型农场了。”

“这些仅仅只是一处小环节,将来还有鱼塘,猪牛,以及各种经济作物,还在规划中。”

大司农一拍脑袋,不断抚摸胡须,像是饱餐一顿般满足:“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几个文官面面相觑,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学问竟然不如一个太监。

不过想想他身后的皇帝,又释然了。诶等等,他们为什么要说“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