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节(2 / 3)

加入书签

望他们都能有房子住,她说:“家里住房困难的,一家三代挤在十几平米小房子里的,手头的首付款又不够的,可以考虑回龙观跟天通苑的经济适用房,两千多块钱一平,比别处的价格少一半呢。”

不趁着房价低的时候买房,本地人也很难解决住房问题。

她看着职工的表情问:“为啥不想买经济适用房,你们都有啥顾虑?”

职工纷纷发表看法。

“这俩地太远了,尤其是天通苑特别荒凉,尤其是天通苑,到处都是黄土杂草,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去一趟特别不方便。”

“那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都没人愿意在这俩地买房,那儿的房子也不好卖。”

未来这俩地可是居住了大量人口,经适房也可以转成商品房买卖,再加上房价飞涨,是否拥挤是否方便且不说,总比没房子住强。

这好机会要抓不住,部分人就会一直往后拖,直到他们发现本来是土著,也买不起京城的房。

初迎跟他们分析了买经适房的种种好处,说:“我只是针对首付款不够买好位置商品房的人说的,只是给你们个建议,是否买房,是买经适房还是商品房,还要根据你们的自身情况考虑。”

她要让他们都认为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不过她一定要剧透房价,初迎又说:“你们嫌房价贵对吧,□□年报纸新闻就说房价猛涨,势在必控,那时候房价是一千五到一千九百元,说一个大学生从毕业起节衣缩食每月攒五十元,要一百年才能买上两居室,你们看现在房价控制住了吗,以后还得涨,咱们职工的工资都比别家高,但以后工资上涨的速度赶上不房价上涨,现在不解决住房问题以后更难。”

初迎给所有职工都开了会,她也没想到她说话那么管用,职工都那么信任她,他们认为老板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对政策的把控,他们老板的经商头脑无人能比,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一般人也达不到,于是符合申请条件首付款又不多的职工纷纷去申请经适房。

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一个车间主任特地来跟她说:“咱们职工现在都对经适房感兴趣了,有几个休班的维修工去回龙观看房,以后休班的都会去看房。”

初迎很欣慰,以后这些职工都是有房一族。

夏菠萝没有京户,买不了经济适用房,初迎对她说:“你得买商品房,即便现在住傅总宿舍,但还是得有自己的房子。”

夏菠萝人际关系简单,平时一心扑在工作上,是初迎的得力助手。

“买小户型的话我首付款攒的差不多。”夏菠萝也在考虑这事儿。

这些年她都狠心没跟家里人联系,傅泽大嫂跟她家人说她在广市,她家人想找她都找不到,这样才能攒下钱来。

傅泽公司开发的楼盘给夏菠萝打了九折,初迎给她添了点首付款按月从工资里扣,三十多万的房子首付九万多到手。

——

下班回大杂院吃饭,见邻居们也围在垂花门处讨论以后不再分房的事儿,要说能赶分房末班车的都得是好单位,邻居大部分在工厂上班,不下岗就是好事儿,要能分房早就分了,更别提赶分房末班车。

初迎顺便提议可以买经济适用房,这提议一出,几乎是马上被邻居们否决。

住二环的人压根就不愿意去这么远的地方!再说他们院没有一家三代住十几平米房子的,紧迫感都不强。

对他们来说,出了三环都远,更别提这些目前还挺偏远的地儿。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半会改不了,初迎很能理解他们。

对他们来说,就像她父母一样,生活范围就局限于那么几个地方,他们要适应原来的庄稼地、菜地、树林变成高楼大厦;京城越来越现代化跟他们关系却不算大;他们要适应四环、五环、六环。

只有安置房越分越远,他们才会温水煮青蛙般的知道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他们现在很难接受经济适用房,到后世更难接受搬到六环去住共有产权房,可已经没有了更好的选择。

不管在大杂院住了多少年,也许二环并不属于没钱的土著。

初迎说了买经适房的各种好处,她看得出邻居们都没听进去,不过她点到即止,没有掏心掏肺死乞白赖地劝说。

以后还有腾退分到合适房子的机会。

最近都在谈房子的事儿,这天下班刚回到老宅,姜铁梅赶紧跟他们说最新消息:“听说咱这房子腾退价是二十万一平米,咱家五十平,一共能有一千万,这给我乐得呀,你说咱家有了这钱该咋花。”

“当初多亏没卖给姜红卫,你们说要卖给他十平米不就他拿这两百万嘛。”她再次庆幸当初没有做糊涂决定。

方戬质疑:“有那么多吗?”

姜铁梅乐呵呵地说:“可不是,咱附近这一片都这个价,都已经传开了,咱们这儿可是二环,寸土寸金的地儿,京城最好的地界,能不贵嘛。”

初迎直接戳破她暴富的肥皂泡,说:“妈你别想了,绝对没这个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