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古代长兄日常 第11节(2 / 3)

加入书签

竟林屿经常出去摆摊做生意,总有几分经验在吧?

“我吗?”林屿被问到这个问题,想到这里也关系到自己的银钱,决定实话实说:“如果是我的话,会趁着现在村里人都在,把豆干拿去送亲戚。”

“送?”林青树倒吸冷气,“这也忒大方了!”得送多少人呐!

林屿笑眯眯的:“也不是送无关的人,主要就是三婶,几位堂嫂的娘家人,还有堂哥的朋友。”

“因为豆干跟腐皮毕竟是刚做出来的,没人吃过,没人知道作法,如果上街去叫卖,谁买啊?挑着担子一整天都未必能卖出一份去,是吧三叔?而送给亲友,豆干是什么滋味一吃就知道,难道还愁没有回头客?光是把这些回头客经营好,已经是一笔大买卖。”

三叔只是没有做生意的经验,脑筋还是灵光的很,一听林屿解释了两句,立刻明白了,回到家里分出送人的豆干,一一给亲友送去。

亲友们也是正缺菜吃,听说豆干的做法,将信将疑的合着菜干炖着吃,只觉得滋味鲜美难言,香甜还有嚼劲,美味的不得了!

要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分量少了点,但毕竟是送的,他们也不好厚着脸皮要吃个饱。

这当然是林屿故意的,试用品都吃饱了,谁来买正装?

最先忍受不了这个诱惑的,是林青树媳妇的娘家,那家亲戚平时手头宽裕,乐意买点新鲜东西尝尝,经过跟青树媳妇几个来回的拉扯,她“不得不”把豆干以十文一斤的价格卖了出去。

“这,这咋好意思嘛,都是家里人,咋还要花钱呢?”青树媳妇搓着手,不好意思捏着铜钱。

“要的要的,你们也是辛辛苦苦做的,不花钱吃一顿就算了,还能顿顿吃啊?”娘家人特别客气,拎着油纸包装的两斤豆干走了,一路上很多人都瞧见了。

大豆三文一斤,豆腐一块半斤也卖三文,但是深加工过的豆干耗费的豆子更多,所以要价十文。

青树媳妇娘家来晃悠一圈后,就像开启了什么开关似的,那些被送过豆干的人家,纷纷过来花钱买,一时之间,所有晒好的豆干都没了。

一枚枚铜钱被麻绳穿到一起,三叔反复的数了几遍,一共有三百多文!虽然辛苦,但是赚钱的感觉真好啊!

这串钱从三叔手上传递到其他人手里,他们挨个摸了几下,最后还是恋恋不舍的交到三叔手里。

“好了好了,以后肯定还会赚更多钱的。”三叔板着脸,最后自己先撑不住笑了,“这小气劲!”

“爹,这可不是我小气,咱家难得看到现钱啊!以前忙活一年,就够填饱肚子,还想赚钱,要么农闲给人帮工,要么砍柴送去城里。”林青山手指在铜钱上一个个的拂过,异常珍惜。

不管是帮工还是砍柴,都累的很,还赚的少!哪像现在在家里,就能轻松把钱赚了。

“既然想赚钱,就得好好看,咱家不干丧良心的生意,不光要干净,次货也不能卖出去。”三叔强调着,“豆子不多了,你们现在还能收到吗?”

林青山遗憾的收回手:“还是能收到的,就是比平日贵了半文,冬天什么东西都金贵。”要是在夏天,还能再省钱。

不过这个没法,他们收购的太晚,甚至还要趁着现在能多收就多收,年后春耕青黄不接,豆子更要涨价。

心里有了奔头,青山和青河也不嫌累,挨家挨户的转悠,这家十斤,那家二十斤,林林总总的又收到了一千斤,放在库房里准备开干。

豆干生意慢慢开展着,林屿这边也没放过赚钱的机会。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早早的采购齐全,但腊月二十五还有个晚集,让人买上最后一波,林屿就把本月的发饰售卖时间挪到二十五,准备趁机再挣一回钱。

他跟胡婆婆的组合,已经逐渐卖出了名气,县里赶集的人都晓得,有个婆孙组合卖发饰不仅好看,样式还新奇,明明就是普通布料做的,就是要比别家好看一大截。

发饰卖了几个月,眼红他们生意的不少,有人悄悄买了回去拆解模仿,也想赚钱,他们能模仿外观,却不知道林屿在其中花了多少小巧心思,来保证自家东西最好看。

不管是配色还是细节,或者熨烫浆洗,都是林屿一手订好的制度,只有完全按照流程做出来的发饰,才有这样的美丽。那些模仿的,连高仿都算不上,只能沦为低端货品,既不好看还要价高,完全没有市场。

这天没到下午,货品卖掉十之八九,胡婆婆美滋滋收起钱匣子,问林屿要不要去买点年货。

林屿早就置办妥当,而且东市上卖的东西,他翻来覆去看过许多遍,一点新意都没有。

“这样,咱们去买几个炊饼吃,听说这家的炊饼特别酥脆还夹了肉馅,好吃的很。”胡婆婆兴致勃勃的,一心要去吃饼,她一年忙活到头,吃点好的不过分。

胡婆婆留着守摊位,康安一起帮忙,林屿牵着希希的手去买炊饼,绕过两条街背后就是炊饼铺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希希也恢复了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